二氧化碳爆破设备开采岩石工程分级是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施工技术与地质体之间的关系不断认识的墓础上发展起来的。
早在19世纪,人们就提出了岩石工程分级的问题。从20世纪前荆扣开始,著名的太沙基(K. Tcrzaghi)分级和普氏分级逐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其它形式的岩石分级方法。近30多年来,随着地下工程和各类岩土工程的规模和设计施工范困越来越广,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工艺要求的岩石分级方法。概括起来,这些分级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顶工艺多因素分级,如可钻性分级、爆破性分级、岩石稳定性分级等;另一类是综合工艺或工艺统一的多因素分级,如坚固性分级、凿岩与爆破统一分级、以岩石裂隙间距或岩石强度为依据的分级等。
按岩石的成因不同,可将其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种分类在地质学上是必要的,但对地下工程和各类岩土工程来说,是不够的。地下工程和各类岩土工程要求对岩石进行定量的区分,以便能正确地进行工程设计、合理地选用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爆破器材以及合理准确地制定生产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等。
一、二氧化碳爆破设备裂岩的可钻性分级
岩石的可钻性分级采用凿碎比功、钎刃磨钝宽度两种指标表示。
1.凿碎比功(能)
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凿碎比功(或凿碎比能),用式(卜22)计算.
2.钎刃磨钝宽度
专用工具在岩石上凿480次后,在钎刃上由两端向内量测的4mm处的钎刃的磨钝宽度,称为钎刃磨钝宽度。根据凿碎比功(能)数值的大小可将岩石分为7级,根据钎刃的磨钝宽度可将岩石分为
二、岩石的爆破性分级
二氧化碳爆破设备岩石的爆破性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炸药性能、爆破参数和爆破工艺的综合效应。
岩石的爆破性分级是以能讯平衡为准则的。当爆破器材、参数、工艺条件一定时,根据爆破漏斗的体积、大块率、平均合格率和岩石波阻抗等大量朔居,运用数理统计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可爆性指数F为根据F位可将岩石分为5级,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