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爆破装置主要应用领域:
一、 采石与矿产业
1、 大块荒料的开采;可实现上几千立方米的一块荒料开采。 2、 大块荒料的分割;可实现1立方米以下的荒料制作。 3、 清除大块废石,平整场地。
二氧化碳气体膨胀设备还可应用于:大块石料的开采:1、可实现几千立方米的一块荒料的二次分裂破裂;
2、大块荒料的分割:可实现1立方米以下的荒料的分裂;
3、清除大块废石,死角,障碍,平整场地等 。
由第二节的内容可知,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释放的能量是以冲击波的冲击压力和爆轰气体的膨胀压力的方式作用在岩体上,而造成岩体破坏的。
关于岩体的爆破破碎机理存在很多假说,这些假说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岩体爆破破碎的规律,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二氧化碳气体膨胀压力作用破坏论
Kutter和Hagan从静力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气楔作用”(Pneumatic Wedging)这种假说,认为炸药爆炸后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由于膨胀而产生的推力作用在炸药周围的岩壁上,引起岩体质点的径向位移,从而在岩体中形成剪切应力。当这种剪切应力超过岩体的极限抗剪强度时,就会引起岩体的破坏。当爆生气体的膨胀推力足够大时,还会引起自由面附近的岩体幽坦、鼓开并沿径向方向抛掷。这种假说认为,动能仅占炸药总能量的5%~巧%,绝大部分能量包含在爆生气体产物中,另一方面,岩体爆破时岩石发生破裂和破碎所需的时间小于爆生气体作用于岩体的时间。一二、应力波反射拉伸作用破以Coates和Hino为代表的这种假说,从爆轰动力学的观点出发,认为炸药爆炸后,强大的冲击波冲击和压缩周田的岩体,在岩体中激发出强烈的压缩应力波,当压缩应力波传播到自由面时,从自由面处反射而形成拉伸波。当拉仲波的强度超过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从自由面处开始向爆源方向产生拉伸片裂作用。
三、二氧化碳爆破应力波和爆生气体联合作用破坏论
以Fairhurst为代表的这种假说认为,爆破时岩体的破坏是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解释破碎岩体的前列原因时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力波在破碎岩体时不起前列科佣,只是在形成初始径向裂隙时起先锋作用,岩体的破碎主要依靠爆生气体的膨胀推力和尖劈作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爆破时破碎岩体的前列作用取决于岩体的性质,即取决于岩体的波阻抗。对于波阻抗为(10 – 15) X I Og/(cm2·S)的高波阻抗的岩体,即极致密坚韧的岩体,爆炸应力波在其当中的传播性能好,波速高,爆破时岩体的破碎主要由应力波引起;对于波阻抗为(2-5) X IOg/(cm2·:)的低波阻抗的松软而具有塑性的岩体,爆炸应力波在其当中的传播性能较差,波速低,爆破时岩体的破碎主要依靠爆生气体的膨胀压力:对于波阻抗为(5 – 10) x I Og/(c衬·s)的中等波阻抗的中等坚硬的岩体,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同样起重要作用。